2007年10月13日,在教育部科技司雷忠良处长主持下, “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 在福州进行了建设期验收汇报会议。教育部组织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教授为验收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刘颂豪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牛憨笨教授为副主任等7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重点实验室建设期的工作进行了验收。 会议期间,专家们听取了重点实验室主任陈荣教授对重点实验室在建设期间的具体工作汇报,审阅了重点实验室建设期工作汇报报告,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谢树森教授带领全体验收专家实地考察了重点实验室。经过质疑和评议,专家们对实验室建设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就重点实验室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发展计划提出了积极建议。 最后验收专家委员会经过讨论形成了验收专家意见。专家组认为,实验室符合建设计划任务书要求,根据国际与我国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结合实验室已形成的特色与工作基础,在生物组织光学、医学光谱与成像技术、光诊断光治疗及光保健的技术、信息光学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等四个方向开展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建设期内,在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与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 1.建设期间共投入建设经费1725万元,其中依托单位福建师范大学设备购置费与运行费925万元,福建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600万元。目前实验室拥有的先进医学光电设备原值达到2050万元,实验室面积达到3300m2,为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平台基础。 2.实验室在学科建设与学术梯队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绩,在已获两个省重点学科的基础上,获得《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实验室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学科基础。实验室现已形成一支人员结构与学科布局较合理,可稳定开展高水平科研的学术梯队。 3.建设期间,共承担56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获863、973(子课题)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19项。有7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获省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省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申请或获得8项专利。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刊物发表论文204篇,被SCI、EI、ISTP收录167篇次。在承担国家和地方重点科研任务的能力和竞争力,重要成果产出方面有明显的进展。 4.实验室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建设期间设立了14项开放课题,协办了2007年第十一届国际光动力学学术大会与2007年全国激光学术交流大会,承办了我国《生物医学光子学前沿研讨会及十一五期间发展战略研究》会议。实验室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有显著提高。 5.实验室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遵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成立了实验室建设管委会,学术委员会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实验室管理规范。 6.地方政府和依托单位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在人、财、物各方面予以倾斜支持,为实验室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经过两年的建设,该实验室达到了预期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验收专家组认为依托单位和实验室已全面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书的各项目标,一致同意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期验收。验收会上,教育部雷忠良处长对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希望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能继续一如继往地把重点实验室建设得更好,争取尽快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列。
![](/__local/C/FA/5F/1279A7375290EDD2E1662745D40_278531CD_145CF.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