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请条件
1. 所在学校必须是教育部规定的具有当年免试生推荐资格的全国重点高校;
2. 申请者应获得所在高校推荐免试资格,并占用所在高校推荐免试生名额;
3. 所学专业与所报专业相同或相近;
4. 申请人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优异,在学期间专业主干课程无重修科目或补考记录,在校期间没有受过纪律处分;
5. 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二、推免生类型
1. 推免硕士研究生;
2. 直博生。
三、申请程序
申请者须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进行网上申请和报考,网址:http://yz.chsi.com.cn/tm。在报考我所时,“招生单位所在地区”应选择“北京”,“招生单位”选择“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在“院系所”名称中选择“151光电技术研究所”,然后选择报考专业。
四、初审、复试
我所将根据网报情况对申请者进行初审。初审通过者,我所将在“推免服务系统”中及时发布复试通知,申请者也需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进行相关操作,同时按照我所网站公布的复试安排参加复试(具体安排参见:http://www.ioe.ac.cn/xwdt/tzgg/201409/t20140917_4204717.html)。
(一)申请者在复试时需提供的纸版材料如下:
1. 本人签名的《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申请表》;
2. 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的截至报考前学期为止的本科成绩单;
3. 在学期间所获各种奖励证书、技能证书、国家英语水平等级考试证书的复印件;
4. 学生证及身份证复印件;
5. 《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招收硕士研究生(直博生)政审调查表》;
6.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或其它原创性工作成果的复印件或证明。(选择提供)
(申请表及政审表下载地址:http://www.ioe.ac.cn/xwdt/tzgg/201408/t20140826_4192119.html)
(二)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主要包括综合面试、英语口试及体检。
1. 综合面试:考查学生对所报考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学科前沿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等。
2. 英语口试:重点考察学生的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3. 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执行。
五、录取
我所招生领导小组对考核和体检结果进行审议,确定拟接收名单,并及时在“推免服务系统”中发送待录取通知,并邮件通知学生,收到待录取通知的推免生,须在24小时内通过“推免服务系统”确认录取,否则视为放弃。对拟录取的推荐免试生,经我所上报中国科学院大学及教育部审批后,与统考生一起发放录取通知书。
1. 对达不到直博生录取要求,但符合硕士推免生录取要求者,在本人和我所同意情况下可转为硕士推免生予以录取。
2. 最终被我所录取的2015级推免生(含直博生),将授予“光电奖学金”。奖学金额度5000元,奖学金与录取通知书同步发放。
3. 对拟录取的推免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其录取资格:
①在本科阶段最后一学年(四年制的指第七、八学期,五年制的指第九、十学期)主干课程学习成绩有不及格科目。
②毕业设计(论文)未取得良好以上(含良好)成绩。
③毕业时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
④政审不合格。
⑤考试作弊或违纪(法)受到“警告”以上处分的,或有其他情节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受到处罚者。
⑥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有弄虚作假者。
⑦拟录取期间被取消推荐免试资格。
⑧因个人原因在拟录取期间放弃录取资格。
六、其他说明
1. 光电技术研究所2015年可招收直博生的专业有:“080300光学工程”、“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入学后即按照博士生的要求进行培养和管理,享受博士生的待遇。
2. 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生奖助学金
本章程未尽事宜,请参见《中国科学院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生章程》。本章程如与上级管理部门相关规定冲突,以上级管理部门相关规定为准。
本章程未尽事宜,请参见《中国科学院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生章程》。本章程如与上级管理部门相关规定冲突,以上级管理部门相关规定为准。
七、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四川双流西航港光电大道1号光电技术研究所
邮政编码:610209
电 话:(028)85100434
传 真:(028)85100438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联 系 人 朱 文、廖俊莉
电子信箱:yjsb@ioe.ac.cn
网 址: www.io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