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董秀珍教授
董秀珍女士, 汉族, 中共党员, 1945年10月出生。1968年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 在国防科委××研究院从事国防科研, 1980年调入第四军医大学, 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在我国带领研究团队开拓生物电阻抗成像前沿研究方向: 经过19年的艰苦攻关, 在电阻抗断层成像动态监护研究方面取得关键突破, 目前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率先在我国研究电阻抗扫描成像乳腺癌早期普查技术,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推动我国无创伤智能生理信号检测处理技术的发展: 首先提出用阻抗法同步检测左、右心室功能的原理, 研制成功自动检测心脏功能的系列(四种)仪器, 推广到全国29个省市数千余家医院。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点课题2项, 国家重点支撑课题2项, 863课题1项, 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 军队专项和攻关课题3项。成果: 2009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获医疗器械注册证, 发明专利5项, 软件著作权3项, 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1988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2009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 2008年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 2001年被评为总后优秀教育工作者, 1992年被评为总后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1995和1989年两次荣立三等功, 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全军医学工程与卫生装备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七、第八届主任委员、第七、第八届军队医学科委会委员、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副主编、 科技部创新产业联盟常务理事等。
2011年4月6日, 我们有幸拜访了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董秀珍教授, 并请教授给我们讲述了她从事科研工作的历程以及对于学科发展的见解。
大跨度学科交叉历程
1968年董教授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 就在国防科委××研究院从事国防科研。直到1980年, 工科出身的她才开始转入医学领域, 调入第四军医大学。40岁转入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成为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 董教授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
努力与艰辛。
董秀珍教授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指导思想非常明确: 先进入交叉领域再走出特色道路。开始, 她的研究方向是心脏系统信号的检测与处理, 经过几年的打拼已小有成就: 研制成功多种自动检测心脏功能的系列仪器, 推广至全国多家医院, 广受好评。在众人想当然地认为她会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出成果时, 董教授却做出了惊人之举: 抛开原先需求量大、相对易做、易出成果的科研方向, 转而从零开始研究生物电阻抗基础及应用——国际专业领域公认的难题。
原来, 在1989 年, 董教授与蒋大宗先生有过一次交谈, 她从蒋先生处得知, 国外已经
开始研究生物电阻抗成像了。具有强烈好奇心的董教授由此萌生了探索生物电阻抗成像的想法。经过四年的调研, 终于下定决心向生物电阻抗成像进军。做出这样的决定, 董教授有自己的考虑: “一方面, 我所在的第四军医大学是一所军事医学背景较强、 工程背景较弱的单位, 我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为军事医学服务; 另一方面, 原先的科研方向已经成为大众科研方向, 有众多科研单位及高校已经走在我们的前头, 如果还紧抓这一方向不放手, 我们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特色来。”
从1993年开始, 董教授踏上对生物电阻抗基础及应用研究的漫漫征程。生物电阻抗成像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提出的, 它通过对体组织表面电流、 电压的施加及测量来获知体组织内部导电参数的分布, 并依据相应的快速重组算法重建出反映体组织内部的图像。但是, 因为生物电磁场的非线性, 导致成像难度较大, 此项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处于低潮阶段。这时董教授开始探索, 质疑声自然出现: 国外都做不出来, 你能做得出来? 面对质疑, 董教授仍旧坚持自己的决定: “我认为我的思路和国外思路不一样, 因为生物电阻抗从原理上看成像比较难, 但一旦研制成功后, 它的设备不像CT仪器那样必须要占用很大的空间, 体积小、方便快捷, 非常适合我国国情。 ”董教授的思路得到了以俞梦孙院士为代表的生物医学工程专家的大力支持。
从此, 董教授带领她的团队展开了长达19年的攻坚之战, 一路寂寞、 一路风雨、一路拼搏之后, 她坚持的研究方向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不仅在颅脑等疾病床旁实时动态图像监测方向上达到了临床应用研究的程度, 而且还研究了生物电阻抗扫描成像系列技术与装备。在生物电阻抗成像领域, 董教授取得了令人信服的阶段性进展, 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她不仅自己坚持特色科研, 在任系主任时还为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策划开辟了军事生物医学工程的特色科研之路: 率先在国内组织启动了生物雷达研究, 并在汶川、玉树地震中应用; 为部队研究高原增氧技术和装备——配发到高原哨所, 得到军委首长的表扬; 加上生物电阻抗成像等, 已初步形成了军事医学工程的科研特色。
生物医学工程学的思考
“纵观生物医学工程的历史, 95%以上的医疗器械方面的原始创新都产生于国外; 发明思路往往是由临床医生或者有临床背景的工程人员提出的。正是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各种医疗器械促使西医成为当代医学的主流……”这是董秀珍教授对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过去的总结。
“医疗器械原始创新的思路产生于医疗一线, 由于我们现在的学科缺少在一线的交叉, 所以缺少原始创新的研究; 医疗器械原始创新难度大、 环节多, 我们国家对原始创新支持的具体政策覆盖不完全, 导致一些原始创新在与临床结合、 产品转化两个环节上夭折; 跟踪改进国外研究成为科研主体……”这些是董秀珍教授对我国现状的分析。
“加强一线的交叉结合, 调动医生参加医疗器械创新研究的积极性, 实行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工程)创新研究的双学术带头人模式; 为自主创新开辟一个全新的科研评价和全过程支持机制” 。这是董秀珍教授提出的建议。
“要走自己的路, 为临床解决问题, 同时有科学内涵和学术高度; 要培养正确的学习、 研究的思想方法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深入, 不是把所有知识都学会了再研究, 而是带着问题去学, 在研究的过程中学, 学以致用、 不断进步, 乐于接受挑战, 才能产生创新、走出自己的道路。 ”这是董教授的具体科研理念。
本次采访, 笔者留下的感慨良多, 大概可以用以下这几个 “关键词”来概括。
教学理念: 董秀珍教授认为作为生物医学工程的老师, 在面对学生时,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生物医学工程学对生物医学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和意义, 才能激发学生献身本门学科的激情。
发展契机: 现在的生物医学大趋势正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面向健康有很多新的 “点” 。生物医学工程使西医成为了主流。中国有中医这个良好的基础, 如果中国的生物医学工程能与传统医学相结合, 中国的生物医学工作者可以把这项事业推向辉煌。如果中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工作者不做, 岂不又成了外国的囊中之物。
感恩: 董教授介绍, 在她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二十多年的历程中, 很多人给了她巨大的帮助、鼓励和支持, 特别是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专家和前辈们, 她很感恩, 没有这些无私的支持和帮助, 靠个人是无法前进的。董教授自己也愿意为学科发展、 青年人的进步铺路架桥。
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结束了, 但董教授掷地有声的话语却在笔者心头久久萦绕。董教授克服困难孜孜以求的事业心和高屋建瓴立足实践的大局观, 更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