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通告 正文

新闻通告
“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西安交通大学论坛”在西安交通大学顺利召开

来源: 日期 2019-05-14 16:35 点击:

201958-10日,由中国激光杂志社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西安交通大学论坛”在西安交通大学科学馆报告厅顺利召开。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流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研究生,与会人员超过150人。

3389A

“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由中国激光杂志社于2005年发起,旨在介绍国内科研人员发表的与光学相关的具有重要学术、应用价值的论文,促进中国优秀光学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推动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目前,该评选活动在国内光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得到光学专家与机构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光学领域最新前沿成果的传播,2019年中国激光杂志社开始与著名研究机构联合举办公益宣传活动“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论坛,西安交通大学为首次合作单位,邀请之前获奖或今年候选成果的作者与国内光学人面对面分享最新的光学创新成果。

DD78A

“中国光学十大进展”的评委张镇西教授和陈烽教授担任本次论坛的主席及主持人。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院士、中国激光杂志社杨蕾总经理作为嘉宾出席了论坛。论坛邀请到了十几位在光学领域有创新成果的专家作学术报告。本次论坛承办单位包括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达特茅斯大学生物医学光学国际联合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光子学与传感研究所。

59日上午9点,论坛正式开幕,主办方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院士、中国激光杂志社杨蕾总经理,及论坛主席张镇西教授分别致辞。蒋院士追溯了光学事业在西安交通大学的发展史——从各个学院一起研究到各学院独立研究,有许多优秀的科研学者做出了非常好的成果,促进了光学事业的发展。本次论坛在交大首次开幕,这是一个机遇,能够扩大交大的影响力,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杨蕾总经理表示,此次会议是一个开始,以后也会在各个学校科研单位继续开展下去,不断推动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张镇西教授表示,西安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古都,同样的,交大也有深厚的光学传统,在光学上做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贡献。

17F8C

图左上 蒋庄德院士   图右上 杨蕾总经理

开幕式结束后,由各个教授围绕自身所做光学课题做精彩的报告,详细地介绍及展示了目前所获得的成果:

1)陈良怡教授,北京大学,《超灵敏海森结构光超分辨率显微镜》:开发了一种基于Hessian矩阵(Hessian-SIM)的结构化照明显微镜的反卷积算法,提高了超分辨率(SR)显微镜的时间分辨率和最大成像时间。

2)王志明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金注入石英片作为激光驱动的光致超声微流控泵》:介绍了一种不包含微细加工结构和活动组件的新型微流控泵,程序化地操控激光束从而非常容易地实现单泵,动态泵和多泵。

3)刘雪明教授,浙江大学,《孤子激光的动力学研究》:简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锁模光纤激光器研究的一些关键技术和重要成果,分析了各类激光器及所产生脉冲的优缺点,并介绍过去一年中其研究团队在超快激光产生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成果。

4)蔡鑫伦教授,中山大学,《高性能混合集成硅基电光调制器芯片》:通过在硅基芯片上混合集成具有优越线性电光效应的铌酸锂薄膜材料,实现了创新的“硅与铌酸锂混合集成电光调制器”。该器件各项指标达到、超过了当今世界一流水平,表现出优越的综合性能。

5)陈理想教授,厦门大学,《利用光场调控实现基于量子关联的人脸识别技术》:利用光场调控技术将人脸频谱信息加载到泵浦光,创造性地采用空间结构光束代替常用的基模高斯光束来泵浦非线性晶体,通过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实现了纠缠双光子波函数的有效调制,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量子关联成像的人脸识别技术。

6)龚尚庆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热运动诱导光学非互易特性研究》:介绍了课题组最近在光学非互易方面的研究工作:基于电磁诱导透明原理,利用原子的热运动和相干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磁非互易的新方案,在实验上进行了原理验证,并利用单向放大进行实现超强光学非互易的研究工作。

7)金贤敏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光量子集成芯片与专用量子计算》:介绍其研究团队针对宏观量子光学系统走向集成芯片面临的新问题开展的研究,包括在上海交大搭建的新一代飞秒激光直写光量子集成芯片平台和量子模拟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展示他们通过增加量子演化系统的物理维度和复杂度来提升量子态空间尺度,开发实验友好的量子资源,推动未来专用量子计算机的研发。

8)胡明列教授,天津大学,《10MW量级的光纤锁模激光器及其应用》:提出将单偏振的大模场光子晶体光纤同Mamyshev振荡器相结合,利用截止滤波片和光栅滤波器的组合,搭建了激光器,其在8 MHz的重复频率下直接输出9 W的激光,对应的单脉冲能量达到了1.1 µJ。通过一对1000线的光栅对进行腔外压缩,可以获得41 fs的脉冲宽度,对应的峰值功率约为13 MW

9)马仁敏研究员,北京大学,《等离激元纳米激光器物理、应用与挑战》:介绍了等离激元纳米激光器的基本物理特征,及基于这些基本特征的一些纳米激光器的典型应用,包括:芯片上光互连,传感与探测,生物探针、标记示踪与成像,腔内与辐射光场调控等。最后讨论了目前纳米激光器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0)唐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非铅钙钛矿X射线探测器》:获得了最低检测限达59 nGyairS-1X射线直接探测器,且工作稳定性良好。

11)义理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智能锁模光纤激光器》:其课题组提出了基于实时锁模鉴别算法以及偏振快速搜索算法,可实现秒级自动锁模,毫级失锁恢复,微秒级锁模状态切换。由于锁模状态鉴别不需使用示波器和光谱仪,采用低速ADC/DAC结合FPGA控制电路即可实现,因此该智能锁模激光器可设计为便携式模块,大大降低成本,满足工业应用的需求。

12)雍佳乐讲师,西安交通大学,《飞秒激光仿生制备超浸润表面及应用》: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所具有的一步直接形成多尺度粗糙结构、加工精度高、可控性强等特点,实现了具备不同功能的特殊润湿性表面,包括超疏水、水下超疏油、水下超疏气、超滑表面、各向异性润湿、智能可调润湿性等,并初步探索了这些特殊润湿性表面的一些实际应用。

13)张镇西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现状与发展》:生物医学光子学是近年来受到国际生物医学界和光学界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国际上已经成立了国际生物医学光学学会(International Biomedical Optics Society)。随着生物科技的逐步发展,基于分析的生物医学要求更加灵敏、快速和简便的操作,光子学因为它的非接触性和灵敏简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组织成像、分子影像、基因测序、生物芯片等多个领域,生物医学光子学新技术、新方法革新性的促进其发展。在近年来,先进的生物医学光子技术及其应用将为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提供全新的技术。为应对学科发展与产业发展需求,国际上一些著名高校及研究所以及国内的高校及研究所进行了重点的研究。生物医学光子学虽然是年轻的学科,但其研究却如火如荼,发展一日千里。报告介绍了生物医学光子学、以及国内一些重点研发团队的工作及其研究队伍、最后展望了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发展。

14AF2

期间的提问环节,各位教授为各地而来的师生答疑解惑,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17CDC

此次论坛的顺利召开,不仅为在座的各位师生献上了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也促进了参会专家学者们的相互了解、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我校在光学领域的影响力,促进中国优秀光学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推动了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

4C9D0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

设计制作: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交通大学     邮编710049